
及人民防空宣传周活动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6月21日是“汕头沦陷纪念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化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6月21日上午,我市举行2025年“6.21”防空警报试鸣疏散演练并组织开展人民防空教育宣传活动,以此悼念抗日战争时期遇难的同胞,激励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全民国防战备意识及防空防灾意识。
“6.21”警报试鸣及有关活动开展情况
中午12时15分,全市六区一县同时鸣响防空警报,警报试鸣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信号,试鸣时全市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照常进行。
结合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新要求,本次试鸣采取了“以演带训”的模式,将战时指挥流程与警报试鸣组织指挥工作有机融合,显著提升了指挥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检验了我市人民防空指挥体系。通过市区街三级联动,对全市警报设备进行了全面排查、维护和调试,并采取机动补盲措施,进一步提升警报鸣放效果覆盖面。同时,积极推进市应急广播系统与防空警报系统的整合,构建立体化的鸣放空间,有效实现了地面与地下传播介质的无缝对接。
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国动办副主任彭俊斌指出:“无论是从俄乌冲突还是到最近的中东地区紧张形势,这些都在警示着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我们开展“6.21”防空警报试鸣疏散演练,目的有三个:一是训练提高各级人防指挥员的防空通信联络能力、空情研判和处置能力、组织指挥协同能力;二是有效检验全市警报系统的战备功能,准确掌握警报信号设备的完备状况;三是使广大市民能正确地识别防空警报信号的种类和用途,熟悉防空避难场所的位置和进出线路,学会疏散隐敝的方法,提高基本的防护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
濠江区、南澳县组织人口疏散演练,在警报鸣响时,居民群众、企业员工、在校学生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迅速有序按照疏散路线进入人防工程掩蔽。参演人员观看国防教育展板及读本,学习防空防灾及应急救护知识,并体验防护面具穿戴,模拟灾后心理辅导。
参演的学生说:“作为新时代学生,我应该做到:不忘战争苦难,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为国家贡献力量;居安思危,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应急技能。防空警报不仅提醒我们过去,更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做新时代的有为少年!”
参演的企业职工表示:“参加此次的人口疏散演练,我们企业深感责任重大。演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企业,我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员工的国防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提升企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企业力量。”
龙湖区、潮阳区、潮南区在学校组织学生学习人防知识并开展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金平区在社区组织户外知识宣传和国防法律法规咨询答疑。南澳县组织群众观看国防主题电影。各区县分别多点位多群体开展防空警报试鸣及人民防空教育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人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工作。
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
6月16日至22日期间,我市开展以“警报长鸣,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民防空教育宣传周活动。市人防办向各单位、学校发放《人防知识公民读本》《人防知识学生读本》《汕头市中小学生人防教育手册》等宣传教育读本;全市各单位、街道、社区、学校在公共场所广泛张贴宣传海报;电视台、公交车、户外LED屏播放《空袭来了怎么办》人防动漫宣传片、标语;各学校利用主题班会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媒体平台加强国防、人防知识普及等。多措并举有效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全市人民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国防意识及防空防灾意识。
“汕头沦陷日”及防空警报试鸣的历史背景
1939年6月21日,日寇用炮火破开了汕头的大门。是日凌晨,日军共出动飞机44架次,对汕头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86年前的今天,是汕头历史上唯一遭外敌入侵而沦陷的“市耻日”,也是历史上遭敌空袭最严重的一日。1937年9月至1939年6月间,日寇共空袭汕头地区397批次,出动飞机803架次,投弹789枚,炸死炸伤我同胞1300多人。日军侵占潮汕地区后,汕头市沦为日本法西斯的统治达六年之久,沦陷区的广大民众流离失所,被日军杀害以及死于饥荒的人不计其数。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汕头民众才获得新生。从2002年开始,我市已连续24年实施防空警报试鸣演练,组织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活动,以此缅怀遇难同胞,警醒世人,居安思危,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