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栏建设 > 民防知识 > 国外人防
独具特色的以色列后备兵员动员
  • 2015-05-19 00:00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 来源: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作者:张洪瑞


           以色列是二战后诞生于中东地区的一个弹丸小国,国土面积不足1.5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00余万,长期处于大它几百倍的阿拉伯世界包围之中。但它却在恶劣的战略环境中越战越强,在同周边国家的战争和冲突中屡战屡胜。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独具特色、适合本国特点的后备兵员动员。

           一、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

           为解决国小人少,兵员不足的矛盾,以色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每年要进行4次征兵。其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的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通常男子高达85%-90%,女子也高达50%以上。以色列兵役法规定,凡18-29周岁的男性公民、18-24周岁的女性公民,无特殊情况,都要应征服现役。其中男子的服役期为3年,女子的服役期为2年。服役期满后,除少数特殊需要继续服现役外,其他人员一律转为预备役,且其预备役人员的最高服役年限也高于一般国家。除常备军和预备役部队外,以色列还建立了名为“纳哈尔”的亦兵亦农的青年军垦组织,以及专门对14至18岁的青少年进行军事基础训练的 “加德纳”准军事组织。甚至还遍布四大洲,在纽约、伦敦、曼谷、约翰内斯堡等世界一些有较多本国侨民居住的城市建立了兵站。对以色列人而言,“每一个公民都是士兵,每一个士兵都是公民”。

           二、庞大“正规”的后备兵员

           以色列常备军的规模近年来维持在18万人左右,而预备役却有45万人之多,为现役部队人数的2.5倍,形成了小型的常备军和庞大的后备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陆军所有预备役人员,均编入成建制的预备役部队;空军和海军则采取“单个补充形式”,将退伍军人编为原部队的预备役人员,以保持同现役部队的紧密联系。以色列实行后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同步使用。在以色列,“常备军是培养预备役军人的学校”。各军、兵种预备役部队的全部训练均由现役军官组织领导,在现役部队的训练场地进行,这与其他国家预备役人员训练的方法有明显区别。以色列规定,在遭受侵略的情况下,常备军至少要在48小时内,抗击和阻止入侵之敌;预备役部队在接到动员命令后的48小时到72小时内完成动员并加入战斗,最终由他们完成夺取战争胜利的任务。也就是说,在以色列,预备役部队才是其国防力量的主体。

           三、健全高效的动员体系

           以色列拥有令世界惊异的动员能力。国防委员会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统一领导战争动员工作;国防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发布战争动员令;全国划分为14个动员区,建立了就地征召、就地储备、就地动员的机制;每支预备役部队的编组都很固定,对预备役人员的管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规范化,动员时每个人到何地集中、到何部报到,都有明确的规定。此外还颁布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国防动员体制的顺利运行。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其迅速高效的动员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战争爆发10分钟后,就用广播电台向全国发布了动员令;1小时后,征用的民用车辆就投入了军事运输;8小时后,第一个完成动员的预备役旅就在形势最为危急的戈兰高地投入了战斗;48小时内,就完成了全面动员,使总兵力由战前的10多万人迅速增加到40余万人,从而很快扭转战局,取得了最终胜利。

           四、普遍深入的国防教育

           犹太民族长期遭受排斥和杀戮的历史,使得国防在这个国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特殊地位。政府一直重视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规定18-70岁的公民,不分性别,都要接受法定的国防教育,即使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妇女也要在家中接受函授国防知识教育。每逢独立日、阵亡将士日、死难犹太人纪念日等,都要举行各种活动,利用“哭墙”、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等,教育人们不忘历史。通过展示2000年来犹太人流散各地遭受的苦难经历,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向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灌输犹太复国主义和爱国主义。男孩到13岁举行成人仪式时,父母都要送其一支枪,表示他们已到了为国献身的年龄。此外,还重视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使民众都把当兵服役作为一生中值得自豪的事。普遍深入的国防教育,使得以色列军民具有高度的国防观念和战备意识。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中共汕头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汕头市人民防空办公室)门户网站”,是否继续?